九游娱乐官网-亚历山大31+10杰伦40分雷霆胜步行者拿到冠军点

admin by:admin 分类:中国足球 时间:2025/07/27 阅读:1 评论:0

  编者按:作为清华大学医学院博士研究生,施一公团队成员之一,万蕊雪同学于2016年9月入选中国科协2016年“未来女科学家计划”,同时是刚刚落幕的2016年清华大学研究生特等奖学金获得者。作为中国未来科研界的一颗新星,她所表现出的专注学术、踏实科研的精神是清华人的榜样。下面是万同学分享的她在科研道路上的经历和感受,以激励园子里更多人坚持科研之路。

  在生命科学领域,最大、最重要的一个问题就是,人的遗传物质如何经过中间的一些过程,转化成执行生命的蛋白质,这一过程被称作基因表达,它是自然界所有生命赖以生存的最基本过程。在相对高等的真核生物中,由于它的基因是断裂的,是“split gene”,也就是说基因编码区中存在不翻译成蛋白质的序列(称为内含子),所以染色体DNA转录出来的前体mRNA并不直接参与蛋白质翻译,而是需要先将其中的内含子片段去除,才能进入核糖体进行蛋白质合成。这其中通过两步转酯反应将内含子去除的过程称为RNA剪接,它是由一个巨大而复杂多变的分子机器——剪接体催化完成的(图1)。研究表明,人类35%的遗传紊乱与剪接体有关。自1977年RNA剪接现象发现以来,39年过去了,科学家们一直在步履维艰的探索其中的分子奥秘,期待早日揭示这个复杂过程的分子机理,然而,这一领域的研究却始终进展缓慢。所谓眼见为实,如果能解析不同反应状态下完整剪接体的结构,就能对这一基本的生命现象的本质有更为深刻的理解,更有可能为这些疾病发病机理的探索和治疗提供建设性的指导意义。

  

  图1 剪接体催化过程示意图

  我在博士期间的课题,就是剪接体的结构与RNA剪接分子机理的研究。能做这样的课题,我感到既兴奋又“亚历山大”,可以说,我博士期间的酸甜苦辣都献给了这个课题。

  

  我第一个想讲的是一个关于勇气的故事。2013年初,我获得了进入施一公老师实验室做本科毕设的机会。能来这个实验室,我感到非常开心和兴奋,因为这儿的研究方向、科研实力都让我一直心向往之。然而,到了这儿我才发现,我并不“足够优秀”。不仅在众多优秀的已然具备优秀科研人员素养的师兄师姐面前,我是如此的渺小,甚至是在同样来做毕设的小伙伴们中,我也实在谈不上出众。所以,我一度退缩了,有种想“放弃治疗”的冲动。但是转念一想,既然大家都能这么优秀,为什么我不可以?我想证明自己,重头开始学也来得及。所以,我踏踏实实的跟着师姐做实验,跟她学习操作、学习思考、学习合理利用时间提高效率,让自己不仅是“肯干”,也很“能干”。2014年,我博二,在施老师的鼓励下,我开始做完整剪接体的空间三维结构这个课题。当时我已经做了一年半的关于剪接体中一个亚复合物的结构研究,我们已经有了一些阶段性成果,然而始终没有突破。当我面对更为困难更有挑战性的完整剪接体结构这个课题时,我有过短暂的犹豫,犹豫自己是不是太年轻,犹豫自己是不是能做好。但是这种犹豫似乎立刻被一种“初生牛犊不怕虎”的豪情和兴奋所取代,因为年轻,所以可以什么也不怕,勇敢的去闯。回头想想,如果当时没有这样证明自己的勇气,我可能已经离开这个实验室;如果没有这种挑战世界难题的勇气,可能我现在那“冰山一角”旁停滞不前。所以,勇敢地迈出第一步,可能真的会看到不一样的风景。

  

  

  第二点我想说一说坚持。2014年,课题正处于起步阶段,我一直在遇到一个又一个困难和麻烦。首先,由于课题组缺乏这方面的研究经验,我必须去昌平的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学习。可是,尽管我学的很用心,但是别人做来很顺利的实验,回到自己实验室却总出bug。我不断的向人请教、讨论,也一遍遍反思自己的操作和设计,但是我从没想过放弃。当时,我还总结出了一个“六遍定律”,这是因为有2个很重要的实验,不做出来,课题就只能停滞不前,这两个实验我都是做了6次才成功。所以,坚持下去,说不定就能成。2015年夏天以来,我所在的施老师课题组相继解析了5个剪接体通路中重要复合物的结构,而每一个结构的解析,它的背后,都是由无数个不舍昼夜的努力工作和夜以继日的数据收集累积起来的。很多人说我们的工作强度大,很辛苦,能坚持下来很不容易。但是其实坚持有两种,一种是被动的,一种是主动的。被动的坚持虽然感人,但是始终是违心的,即使坚持下来了,结果其实也会差强人意,事倍功半。而如果是主动的坚持,因为有一个内生动力在,不管是兴趣、理想还是热爱,那么这时的坚持就不仅仅是意志力的强撑,而是快乐的源泉,是梦想的翅膀。在这里我也想请大家思考,如果让你每天坚持14小时做一件事情,你会选择做什么,又为什么会选择。我想答案很明了,必然是因为这是你喜欢的事,你能从中体会到快乐或成就感,否则,谁能做到呢?所以,如果没有坚持“6次”反复实验,课题可能就死了;而如果没有继续夜以继日的坚持,可能就没有后面系统性的工作。

  

  第三点我还想说一说细节。常言道,细节决定成败,我深以为然。生物学科,或许不只是生物,任何一门实验学科,由于实验室引入的变量很多,所以很容易出问题,这就需要在每一点上对细节的极致追求。我常常在做实验前花费更多的时间去设计、确认整个实验的做法,在每一个变量上反复思考揣摩,而在真正的实验操作时,更要谨慎小心、注意细节,不能有一丝疏忽。我想,正是因为注意细节,我才能在纯化剪接体的第一个结构的样品时,一次成功。

  

  转身看过去的4年,我想,正是因为勇气,我开始做现在的课题;正是因为坚持,我无所畏惧一路向前;正是因为追求细节,成功率高,为课题的推进节省了大量时间和人力物力,我才成为现在的我。

  现在我已经开始了博士第四年的学习,成果已然过去,而对于RNA剪接分子机理的研究,没有终点,这就是科研的魅力。或许不只是科研,在每一个领域,坚持和勤奋是取得成功的不二法门,而对于所从事工作的热爱和对细节完美的追求,会让你事半功倍。在今后的人生中,希望自己能在科研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也希望大家都能大步向前,胆大心细的在自己的天地里越做越好。

  

亚历山大31+10杰伦40分雷霆胜步行者拿到冠军点

  作者简介

  

万蕊雪,施一公团队成员、清华大学医学院博士研究生。2016年9月入选中国科协2016年“未来女科学家计划”,2016年清华大学研究生特奖得主之一。

亚历山大31+10杰伦40分雷霆胜步行者拿到冠军点

  说明

  本文由作者授权发布。

非特殊说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地址:https://1-jiuyou.com/zhongguozuqiu/437.html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

  • 昵称(必填)
  • 邮箱
  • 网址

TOP